薄荷文学城

字体:16+-

第151章 琢磨人有多难

    不出所料,在李世民以为刘文静上奏能有所转机,从而代表广大功臣集团,对李渊所作所为进行一番慷慨激昂的雷霆火炮后。

    长安很快传来了刘文静谋反证据确凿、斩立决的通报。

    像是当头一记闷棍,砸得长春宫上下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李世民闻讯,沉默半晌。

    独自在校场边设了一方简陋祭坛,亲手摆上刘文静生前爱喝的黍米酒,点燃三炷清香,凝望良久。

    随后,全营将士默哀片刻,军旗半垂,校场上一片肃穆,唯有秋风呼啸,卷起黄叶漫天。

    虽然大家嘴上敢怒不敢言,但毫无疑问,这个事件对秦王系各圈层成员的冲击都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老伙计们,早就心知肚明这对父子间暗戳戳的权力斗争。

    想朝三暮四、两头下注?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比刘文静如何!

    新归附的瓦岗系将领,虽不知长安朝堂的弯弯绕,但见秦王为救大功臣刘文静,敢豁出去跟陛下对垒开喷,硬刚到底。

    是这份儿的!仗义!

    不过,这其中的门道,那些粗枝大叶的武将猛士们看不出来就算了,要说营里几位人精也毫无察觉,鬼都不信。

    据林溪观察,几位先生依然乐呵呵的,该读书读书、该开会开会,一切如常,只要秦王不提,谁也不找事儿。

    有时不得不提,也都是“功不掩过、罪不至死”的政治正确说辞,点到即止,绝不逾矩。

    房玄龄还特地写了一篇悼文,追忆刘文静太原筹谋、运筹帷幄的功绩。

    文稿呈上,得到李世民“沉痛至极,字字珠玑”的高度评价,帐内诸将读罢,无不唏嘘。

    唉,林溪不得不感慨,跟这些官场混了多年的老油子比起来,单就心理承受力这块儿,自己都嫩得多啊!

    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

    自己先入为主的标签多了,虚幻的期望高了,心理负担就更大。往往想象越丰满,离现实只会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现在这位尚显青涩刚猛的李二老板,距离那个“胸怀天下、泽被苍生”的人间理想、“文治武功、青史传颂”的千古一帝,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。

    毕竟,未来最理解甲方爸爸调子的,超强历史形象设计师房玄龄同志,还没有动笔写一稿。

    林溪早看出来,李世民从小就是个心思很深的人。

    往常看起来是个豪爽恣意、不拘小节,甭管跟谁都能胡侃两句的意气少年。

    但那些常常令人感触至深、当即引为知己的肺腑之言中,究竟有多少是真情流露,又有多少是走脑不走心的场面话。

    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。

    林溪倒也能理解。

    毕竟干他们这行的,个人情感本就有限,用人量却极大,风险系数又极高。

    连老子兄弟都得防备着背后捅一刀,遑论他人?

    在名利场中,什么是奢侈品,什么才是护身符,过于早慧的李二公子必定耳濡目染、深谙此道。

    但李世民偏偏天生一股“生死看淡,不服就干”的游侠气质,还不时夹杂着矛盾的理想主义和与朝堂格格不入的真性情。

    在太原,跟着他交往的“狐朋狗友”里可谓三教九流、旁门左道的啥人都来者不拒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