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文学城

字体:16+-

第151章 :童贯威武

    第151章 :童贯威武(1/2)

    七十三岁的老臣童贯,在卫士巨猛、田横、关镇、戚秦四人的陪同下,健步而行,向北宋皇宫急急而去。

    北宋皇宫现在的主人是张邦昌,张邦昌是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宋廷三公的童贯自然了解。

    别人说张邦昌是汉奸卖国贼,童贯却认为他是拯救大宋子民的英雄;如果没有张邦昌和金兵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纠缠磨叽,中原士族或将遭遇比五胡乱华更为惨烈的文明断层。

    张邦昌以三策挽救了危局:1.保皇室血脉:暗中护送宋徽宗幼子赵模出城,为接下来的大宋立国保留了法统;2.护典籍文脉:假借编纂《大楚典章》,将开封府库中15万卷藏书转移至嵩山书院;3.阻金人暴行:以皇帝身份严令“禁戮儒生“,保全太学三百士子性命。

    张邦昌称帝天后,冒死将传国玉玺藏于宫中作为交换条件,迫使金军统帅完颜宗翰签署《止戈令》:1、停止对开封士族的集体屠杀。2、释放2000名被俘官员。3、允诺不破坏汴梁城墙。

    童贯明白张邦昌曲线救国的壮举后,对他启用的官吏逐个做了分析判断:

    大楚皇帝张邦昌,金人册立;原为北宋少宰(副宰相),性格软弱,被金人强行推上帝位。

    权知枢密院事王时雍,原北宋开封府尹,靖康之变中积极附金,被称为“卖国牙郎”。

    太宰(宰相)徐处仁,北宋旧臣,短暂依附伪楚,后来投身抗金队伍。

    翰林学士、中书舍人吴开、莫俦,二人作为宋臣曾出使金营谈判,后沦为金人傀儡政权的支持者。

    尚书右丞吕好问,北宋名臣吕公著之后,暗中劝张邦昌还政于宋;后在抗金阵营任要职。

    四厢指挥使范琼,掌管军事,北宋将领,参与镇压开封军民抗金,后因跋扈被抗金阵营诛杀。

    权领中书省、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徐秉哲。江西鄱阳人,北宋徽宗重和元年(1118)登戊戌科进士,初任义乌知县,在任上筑堤以通往来,又在柳洲造塔建寺,受百姓好评。

    后累官至开封府尹,权领中书省,兼资政殿学士,充徽猷阁直学士、提举江州太平观,昭信军节度副使,梅州安置,知惠州等职。徐秉哲在靖康事变中充当金兵的打手,可谓罄竹难书。

    金军攻入汴京后命开封府大量进献女俘和财物,开封府所获女子皆蓬头垢面,不食,假作羸病状,希图逃脱。

    徐秉哲却自置钗衫、冠插、鲜衣,将上自妃嫔、下及娼妓的众多女俘盛装打扮,交付金军。

    徐秉哲还是缉拿皇族的罪魁祸首。靖康二年春,金军再来取皇室,徐秉哲“令坊巷五家为保,毋得藏匿”,使得逃亡民间的皇族成员都被缉拿,如广平郡王赵楗、济王妃曹氏等。

    二月七日,王时雍、徐秉哲和范琼将宋徽宗和皇族、后妃等陆续押送到金营。

    伪楚政权建立后,张邦昌以吏部尚书王时雍权领尚书门下省事,徐秉哲权领中书省。不久,又以王时雍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,徐秉哲权领中书省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