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:传递信息(1/2)
东京民众也传唱“打破筒(童贯),泼了菜(蔡京),便是人间好世界”的歌谣。
童贯被御用文人刻画成“卖国求荣”的大奸贼,和蔡京齐名。
接下来的历史教科书也人云亦云的照章传承,北宋灭亡上千年;后人心目中的童贯是灭种亡国的罪魁祸首。
问题是真正童贯并非御用文人描述的奸贼,他是北宋的有功之臣;单凭辽国后他用金钱赎回游历中原朝廷上百年的燕云十六州,就证明了童贯的爱国之心;作为一个太监被封为广阳郡王。
历史上比童贯有名的太监多的是,比如秦朝赵高、东汉张让、唐朝高力士、明朝魏忠贤、清朝李莲英。
这些大太监尽管位高权重,却没有一位被封为王的,哪怕是号称“九千岁”的魏忠贤,最多也封爵上公,未被封王。
唯一的例外的是北宋太监童贯,71岁时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。
宋朝从立国之初,就通过各种限制,禁止太监参与政事;并出台了太监的行为准则,明确规定太监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。
一旦太监违反了行为准则,一律严惩不贷;因此,有宋一代,并没有出现太监兴风作浪的现象。
童贯却是太监中的翘楚,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军事家。
童贯的发迹不是因为在宫中讨得皇帝的宠幸,他的一片天空完全是自己打出来的。
童贯初显身手,是在攻打青唐(青海西宁)一役;当时,宋徽宗以王厚为统帅;率10万大军出征青唐,童贯作为监军随行。
大军行至湟州,宫中失火;宋徽宗可能觉得这不吉利,就写下手谕,要求撤回军队。
手谕送到童贯这里,童贯看了,不声不响地放入靴中。
王厚问里面写的啥,童贯回答:“陛下希望出兵成功。”
童贯一句搪塞的语言避免了军心的动摇,军队继续征伐之旅。
一战之下,王厚和童贯大军大败敌军,收复了西陲4州;凭借战功,童贯被升为景福殿使、襄州观察使。
自那以后,童贯掌握兵权长达20余年,常年镇戍西夏边境。
西夏是个诡谲的民族,和北宋打了一百多年仗最后与辽国建立了甥舅关系;不断地骚扰北宋西北边境,烧杀抢掠无恶不作;北宋民众有谈夏色变的恐惧。
民间传说的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指向就是西夏,足见西夏对北宋边境的威胁严重到何种程度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