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刚站在会议室里,看着一众技术骨干,将手中的图纸分发给他们,说道:“同志们,先看看手上的图纸,这是捷克造轻机枪的图纸。”
“捷克造?厂长,您是说,咱们边区兵工厂要开始制造机枪了?”有人满脸不可置信地问道。
赵刚刚点头,还没来得及说话,立刻有人情绪激昂地说道:“太好了!要是咱们边区兵工厂能造出捷克造,那咱们可就是八路军第一兵工厂了!同志们,厂长都把图纸拿出来了,不管困难多大,咱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!”
“攻坚克难可不像嘴上说的那么简单,还是请厂长给我们一个技术方案吧,这样大家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。”一位理智的技术工人提出了自己的诉求。
赵刚见他拿着枪管,便开口指点道:“由于钢材质量的缘故,枪管的毛坯肯定不能采用浇铸的方式,得用钢材锻打。
至于钻孔和拉膛线,我会安排制造一些简易的手动设备来辅助。大家手中其他零件的制造,基本上也都按这个思路来。我会一直在这里,大家有问题随时来找我。”
让赵刚没想到的是,制造这一挺捷克造轻机枪竟然花了三天时间。毕竟全是手工打造,许多零件对老师傅的手艺要求极高。
捷克造制造完成后,赵刚第一时间去试枪,仅仅打了三发子弹,他便叫停,说道:“同志们,捷克造算是仿制成功了。咱八路军资源有限,武器质量如何,只能到战场上检验了。”
“哗啦啦!”周围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赵刚双手下压,等掌声平息后,继续说道:“从今天起,机枪生产车间就正式投产了。咱们就按照这支枪的制造工艺进行生产。优化一下生产流程,再增加些人手,争取每天能生产一挺。”
安排好兵工厂的事宜,赵刚回到独立团。来到指挥部,他对身后的警卫说道:“枪和子弹都放桌上吧,你们吃完午饭再回去。现在回去,就错过饭点了。”
李云龙一眼就瞅见了那把捷克造,直接抢过来摆弄起来:“老赵,你这捷克造看着有点不一样啊!”
“稍微做了些改进,让它更容易制造。你看这弹夹,改成三十发的了,大大提高了火力持续性。”赵刚说完优点,紧接着便泼冷水道:“不过,由于钢材技术不过关,枪管更容易发热,会影响枪械的使用寿命。”
李云龙丝毫不在意:“这就够了,咱也没那个条件造出真正的捷克造不是。老赵,我问你,多久能生产一挺?”
赵刚如实说道:“这一挺用了三天时间。现在兵工厂增加了些人手,改进了工艺,两天能生产一挺。我们还在努力,争取能做到每天生产一挺。”
“嘿!老赵,你可真行!”李云龙竖起大拇指,“不愧是高材生,就是比咱这大老粗强。”
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,不能一概而论。”赵刚谦虚过后,把话题引到正事上,“这次我还带回来五千发九毫米冲锋枪子弹,以及一千发捷克造用的七九尖头弹。煤矿有目标了吗?咱们正好试试新枪新弹。”
李云龙笑着拿出地图:“老赵,你看,这儿是小河沟,完全符合你的要求。
有一个13人的小鬼子小分队,加上一个排40人的伪军驻守。工作人员大概一百来个,挖煤劳工有三百多人。
这儿离县城远,一般的枪声和手榴弹声传不过去。要是打下来,完全有时间把里面的设备搬空。”
赵刚满意地点点头:“就这个煤矿了。老李,你让魏和尚过来,咱们好好计划一下。这次我带队,一定要把煤矿上的设备全搬回来。”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