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志高半夜还被冻醒一回,主要是身上盖的被子保暖性很差,里面填充的都是一些芦花、柳絮一类的东西,这时候棉花还没大规模传到这里来,所以老百姓过冬的主要装备是纸被。
纸被是由多层纸浆压制而成,具有一定的厚度和保暖性。因为其质地轻便、价格低廉,所以是平民百姓御寒的重要选择。
等孙志高洗漱完了,孙母把饭也做好了。他刚开始还不习惯没有洗漱用品的日子,但孙志高有轻微洁癖的,只能用最原始的天然洗漱物品解决了。
例如孙母给人浆洗衣物用的就是皂角,除此以外还有淘米水、澡豆和肥皂团,只不过这些普通人是用不起的。
孙志高去的那家书店隔壁就是杂货店,他也经常帮忙跑母亲跑腿去买些东西,所以见到过店里销售的牙刷。
店内销售的牙刷种类丰富,材质有竹子、木头、金属、兽骨等。还有相匹配的药粉,其中包含许多药材和香料,让刷牙后的口腔味道更加清新宜人。
孙志高上前询问了一下,这价格自己目前还承受不起。还是先解决温饱吧,刷牙就先用杨柳枝来代替。
孙志高吃完早餐拜别母亲就离开家里了,夏夫子的学馆可是有规矩的,若是迟到了要挨板子的。
说起来自己还算有点小幸运,太平庄地理位置优越,人口众多。每天都有路过的商队行人在这里歇脚,所以村民们又多了一份收入来源。
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,所以有些有远见的家庭就会送孩子去读书。夏夫子的学馆是最佳选择,因为夏夫子有秀才功名啊!
许多学馆的夫子都是童生功名,夏夫子也是从村庄里考出去的。后来半辈子卡在了会试这一关,家里人为了供他读书,还变卖了不少田产。
随着几次科举失利,家里人也有了不少意见。夏夫子是家里的长子,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。
那时候家中父母健在是不会轻易分家的,夏夫子的几个弟妹看到大伯子科举是个无底洞,而且还看不到希望,所以就闹了起来。
这手心手背都是肉,夏夫子的父母于是就分了家。为了帮助长子科举,父母二人还是跟着老大,这样就可以在人力物力上补贴他。
经过这件事情后,夏夫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。他都已经过知天命之年还没有考中,这辈子是没希望了。家里因为供自己读书,已经闹成这个样子了,自己得把这个家扛起来。
为了将来落叶归根,夏夫子把学馆开设在了老家。太平庄人口众多,村民们的经济也相对宽裕,所以很多人是愿意让家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。
夏夫子的学馆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。甲班的学生都是童生,不过人数只有5人,这都是奔着科举考试去的;乙班是准备参加童生试的学子,共有学子18人。
至于丙班只是基础班,这里面的人大多数不会参加科举考试。毕竟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学生有天赋,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和名师指导。
这里面的花费可大了去了,还容易打水漂。所以许多家庭送孩子读书认字,只是为了以后不再种地,去镇里或县里当个伙计账房什么的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