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悠悠华夏,节令惶惶。花朝佳日,韵致流芳。当此仲春,风柔日郎。
……
忆昔上古,花神耀光。呵护群艳,惠泽八方。
……
愿花神兮,降福无疆。风调雨顺,地沃天苍。
……”
庙前众人按照长幼顺序排列,跟随主祭人人云亦云。待到祭文诵读完毕后,主祭人带领众人,向花神行三跪九叩之礼。
之后,人们依次前往祭台献花,以表达对花神的敬意。最后就是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环节了,主祭人主持分发祭品。
供应神灵的祭品,必然是最好的,普通人家平日里可享受不到此等美食。
看着下面跃跃欲试、叽叽喳喳的小孩,孙志高不由的想起前尘往事。那时他还小,大家伙生活条件一般。每次清明上坟,最期待分发贡品了。
春庭月午。摇荡香醪光欲舞。步转回廊。半落梅花婉娩香。轻云薄雾。总是少年行乐处。不似秋光。只与离人照断肠。
花朝节的夜晚,热闹依然不减分毫。人们三五成群、乐此不疲,夜生活这才刚刚开始。
黑夜遮挡住百花的颜色,但这却难不倒浪漫的市民们。一盏盏五光十色、精美绝伦的花神灯,将百花置于灯火阑珊处。暗香疏影间,盛世繁华浓缩在这一方天地。
正是那:树树梅开院宇宽,红酣白晰总宜春。微风小径青烟敛,细雨春城晓色寒。石畔倚栽苔蚀遍,天涯折赠使逢难。犹怜节侯今年晚,赏到花朝意未阑。
。。。。。。
临别之际,孙志高拜访了县学的学录、学正、教授和斋长等人。这些人都是县学的管理层,搞好关系有益无害。
孙志高之所以能和这些人结交,全凭两点。基础是他的字画佳曲,在士大夫圈里小有名气,引得这些人青睐有加。
得到众人的赏识后,孙志高也是谦虚谨慎、圆滑处世,同这些人保持良好的关系。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,人才最怕恃才傲物、孤芳自赏。别说什么是金子就会发光,实则一块破抹布就能挡住光芒。
不论是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,还是底下的平头百姓,要想生活一帆风顺,那就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敌人少少的,谁让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呢!
“绝影、追风,你看我带来了什么?”孙志高挥舞着手里的胡萝卜,引得两匹马探头探脑。
教授骑马的教谕看到他后,笑着说:“伯瑾,听说你要去京师求学了?”
小地方就这一点不好,有什么消息,半天功夫就传遍了。大家伙一聊起来,总能攀上点关系。尤其是县城的上层人物,就是一个小圈子。
“教谕的消息很灵通啊,确实如此。这不,今天我向大家告别,顺带喂喂它俩。”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