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文学城

字体:16+-

第143章 天可汗制度

    “吐蕃当时的信仰,崇拜自然神灵,非常忌讳‘秃鹫食尸’的景象,他们认为战场出现大量秃鹫可能被视为凶兆。唐军放飞训练过的秃鹫,对于吐蕃来说,那是显示了唐军对战场的控制,他们甚至能‘操纵自然力量’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这种心理舆论战,得有前提的。王忠嗣之所以能打赢这场仗,是因为他在前面已经切断了吐蕃与西域的贸易,策反吐蕃间谍,吐蕃联军已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中了,心理战仅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”

    汉·刘秀:朕就用过!昆阳之战后,朕还派人散播‘宛城已破,援兵将至’的谣言。然后率13 骑突围调兵,制造内外夹击的假象,故意让新军察觉,动摇他们军心。

    明·朱棣:你都不用散布这种谣言。昆阳之战那火球砸下来,直接给你正名了【奸笑】

    汉·刘秀:还说我呢,你的大风不也是?宣扬一番天命所归?

    明·朱棣:我那是真的幸运,时机好。

    清·弘历:朕还记得,风之子,大魔导师。

    “天宝年间,李隆基调整边防,任命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,他上任后,在青海吐蕃军近前修筑了神威城。天宝七年十二月,吐蕃征调兵马,冒着严寒踏冰攻城。”

    “唐军不适应高原气候,抵挡不住,神威城失守,但哥舒翰不愿放弃神威城,调集人马,击败吐蕃军,夺回神威城,并在湖心的中龙驹岛再建应龙城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哥舒翰分兵多路,以主力突破吐蕃在九曲的防线,同时派轻骑绕道切断吐蕃援军。最终击溃吐蕃主力,大唐收复了河西九曲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此番吐蕃又元气大伤,开始与大唐和平了。”

    “之后,唐朝就到了安史之乱。”

    清·弘历:开始啃肉了!

    明·朱棣:挖走了好大一块哦~

    唐·李治:啊!!

    “安史之乱期间,唐朝为了平叛,将陇右驻军东调。吐蕃趁机入侵,逐步攻占唐朝的河西、陇右,并进一步向关中逼近。”

    “安史之乱后,唐代宗李豫听信谗言,逼死了名将来瑱,导致长安周边将领人心惶惶,防务松弛。吐蕃又抓住这个机会,联合党项、吐谷浑等部族,以二十万大军直扑长安。”

    “李豫仓促间,任命郭子仪为副元帅,率军抵御,但郭子仪手中兵力有限,无力抵挡吐蕃攻势。李豫只得弃长安逃往陕州。”

    “吐蕃军队于广德元年九月二十一日占领长安,纵容士兵劫掠府库、焚烧房屋,长安百姓 只能跑到山谷躲避灾祸。吐蕃还扶植前邠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。”

    长安百姓弹幕刷屏:没有安宁日子过了!

    “吐蕃占领长安只有15天,就因为担心唐军主力合围、后勤断绝撤离,沿原路西退,沿途继续劫掠凤翔等地。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,拥立李承宏的傀儡政权彻底覆灭。”

    “长安是收复了,吐蕃并没有消停,相继攻占凉州、甘州、沙州等重镇,继续蚕食陇右地区。唐德宗建中二年沙州陷落后,陇右全境沦丧,唐朝与西域的联系彻底中断。”

    唐·李世民:西域没了....

    唐·李治:这下长安没了屏障,门户大开了!

    “除了陇右,还有剑南道。吐蕃联合南诏进攻艰难地区,双方又展开了拉锯战。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